【www.jojothedog.com - 合作社工作總結】
奶牛合作社工作總結 建立奶牛合作社 促進奶業大發展一、基本情況 **縣大王鎮奶牛生產合作社自2002年12月11日正式成立。目前,入社養殖戶達到180戶,入社奶牛達到2000余頭,范圍涉及**、**、**3個鄉鎮和**、**、**等附近地區。 (一)機構設置。該社有1名社長,5名理事長,并設有監事會,社長由鎮獸醫站站長擔任,組建了由23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服務小組,承擔奶牛實用技術推廣與應用、良種奶牛引進、良種奶牛的配種與繁殖、鮮奶的收購與協調、飼料供給、技術培訓、資金協調、疫情的檢測防疫、臨床疾病診療等服務職能。 (二)資金運作。養殖戶按入社奶牛數量向合作社交納120元/頭服務費。大王鎮政府向奶牛合作社注入20萬元,設立了風險基金,專門用于死亡奶牛補償。飼料銷售和對外服務收入納入合作社財務。年終合作社經濟收入15%納入公積金,15%納入公益金,20%納入風險基金,50%按社員生產資料消費量分配。 (三)管理方式。合作社能否讓養殖戶享受到優質服務,得到實惠,是實現合作社健康發展的關鍵。為此,從三方面加強管理。一是民主決策。定期召開社員大會和理事會,聽取工作情況,并安排下一步工作。重大事項和緊急情況,隨時召開會議。對合作社內部的重大事項由理事會成員民主協商或社員大會集體決定。自成立以來,先后召開了15次理事會議,協商處理有關問題,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二是民主監督。設立了社長辦公監督熱線,隨時接受社員對工作人員的投訴。監事會成員代表社員對理事會及合作社負責人履行章程及職責情況、落實社員代表大會決定情況及合作社內重大事項、工作開展情況等進行監督。三是財務公開。合作社內部成立了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定期向社員公開財務收支情況,接受社員監督。 (四)服務內容。奶牛合作社對社員服務實行了“六統一”,一是統一購進奶牛,由合作社先行考察,保證奶牛質量,再由合作社陪同養殖戶購進;二是統一購進飼料,專門安排2人負責飼料經營,并同飼料加工企業簽訂廠價直銷合同,社員享受廠價優惠;三是統一防疫,有2名專業人員定期上門服務,負責各種疫情的檢測防疫。一般情況下,每年進行4次防疫,特殊情況,隨時需要隨時防疫;四是統一配種,成立了6名專業人員組成的冷配隊伍,統一購進優質奶牛良種凍精細管,負責配種改良;五是統一保健,由保健人員定期上門對奶牛進行驅蟲、修蹄和瘤胃取鐵等服務;六是統一技術培訓,由合作社統一外聘專家向社員傳授養殖技術,提高養殖水平。 (五)優惠政策。一是享受成本服務。在飼料、藥品、配種等方面,合作社只收取成本費。二是免費服務。在培訓、防疫、保健、疾病診斷、手術等方面實行免費服務。對于合作社專業人員難以治愈的疑難病癥,由合作社免費外聘專家治療。三是優先服務。對于到合作社求助的養殖戶,社員優先。合作社成立了由9名專業人員組成的門診治療隊伍,由社員挑選滿意的專業技術人員為其服務。并明確承諾,24小時有人值班,接到出診電話后2小時內到達現場;超過2小時,如果奶牛死亡,由合作社負責賠償。四是奶牛死亡補償。經合作社專業人員治療無效死亡,經理事會成員鑒定、社員代表認可,由合作社給予1000—5000元的補償金。 二、取得的成效 大王奶牛生產合作社自成立以來,已取得較大成效。一是降低了奶牛養殖成本。社員在享受奶牛集中收購、生產資料集中供應、技術信息、疾病防疫防治等一系列服務過程中,降低了各自分散經營的成本,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實現了規模經營,提高了市場議價能力。據測算,每頭入社奶??山档宛B殖成本200元左右。二是提高了奶牛養殖質量。由于合作社服務到位,奶牛養殖質量進一步提高。今年,入社奶牛存活率達到100%,而社外奶牛死亡率則高達2%。入社奶牛所產犢牛優質率達到100%,優質小母牛出生后60天市場價可達5000元左右,而普通小母牛出生6個月后市場價才達4000元左右。至今,已產優質犢牛600余頭。由于指導及時,飼料配比科學,管理到位,牛奶合格率達到100%。三是維護了養殖戶的利益。養殖戶在與加工企業的乳品交易中,因為利益關系,容易發生糾紛。對此,合作社積極協調,有效地維護了社員的利益。四是加快了奶?;亟ㄔO步伐。合作社成立后,在為入社奶牛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也為社外奶牛提供了系列服務,規范了奶牛養殖市場,保護了養殖戶利益,養殖戶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全鎮奶牛養殖由剛建社時的2000余頭增加到現在的4000余頭。五是緩解了政府和龍頭企業的壓力。過去,奶牛養殖業的發展主要靠政府發動和龍頭企業帶動,牽涉了政府和龍頭企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奶牛生產合作社成立后,奶牛購進、養殖、銷售等過程中的各項服務轉由合作社承擔,減輕了政府和龍頭企業負擔,走出了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由合作社帶動基地發展的新路子,實現了農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自發組織、自我服務、自我發展。 三、存在的問題 合作社成立以來,雖實現了良性運轉,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仍存在許多問題。 一是合作社規模較小。群眾對農村專業合作社缺乏認識,入社的積極性還不高。目前為止,入社奶牛僅2000余頭,尚不足本鎮存欄奶牛的1/2。規模較小造成合作社服務成本上升,影響了合作社的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 二是職能需進一步強化。由于資金、人才等多方面影響,合作社的服務內容還比較少,實力還比較弱,在實施行業自律、組織農民進入市場獲取更大效益、融通資金、開展信息服務、保護農民利益、開展農產品深加工等方面還缺少必要的手段。 三是發展環境有待于進一步優化。合作社不同于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而工商部門還沒有針對專業合作社這種新型的經濟組織制定相應的登記辦法,在參照現有的公司制、股份制、合伙制條款進行登記時,需交數額較大的注冊資金。此外,合作社一旦進行工商注冊,就要交納8.3%的稅收,使合作社運行成本太高。 四、今后的打算 (一)宣傳引導,促進奶牛生產合作社健康發展。通過報刊、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重大意義,大力宣傳我地在創辦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中的成功經驗,為農民帶來的經濟效益,及通過入社社員得到實惠的現身說法,調動養殖戶加入合作經濟組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強化職能,進一步搞好服務,吸引更多的養殖戶加入合作社。拓寬服務渠道,增加服務內容。針對養殖戶貸款難的問題通過“五戶聯?!?、“合作社擔?!钡刃问浇鉀Q。對養殖用地問題,由合作社牽頭與種植戶協商,以等于或高于種植收入的價格倒包農民的土地,解決養殖用地問題,促進奶牛生產合作社健康發展。
奶牛合作社工作總結
GZ85.cOm更多總結延伸閱讀
蔬果專業合作社工作總結
領導的重視,合作社成立以來得到了在福州市創新辦、市委組織部、市環保局、永泰縣委、縣政府、縣委組織部、縣農辦、大洋鎮黨委、政府、領隊長林?;?、副隊長蘇涵霖等領導和駐友們的大力幫助、支持下。特別是福州市環保局局黨組書記、局長辛承安同志在百忙中三次抽出時間到我村調研、市農辦嚴金官主任、市農辦黨委書記副主任陳水俤、李武處長幾次到我村檢查指導。還有省領導原副省長潘心城、省農辦林伯英副主任、副市長陳為民、市政協副主席李純粹、捆綁單位市臺盟黃小如主委、氣象局陳玉珠局長、紀檢組長侯彩萍、縣領導黃忠勇書記、林承超縣長、鄭立副書記、郭宜超常委副縣長、縣委織部陳榮生部長、縣農辦領導、市人大代表一行28人等到珠洋村視察、2012年7月1日市委方清海副書記帶領市農業局、市委農辦、市氣象局、市財政局、建設局等有關部門到珠洋村調研合作社成立以來所做工作,并得到了領導的肯定。省、市、縣新聞單位還多次報道珠洋村發展狀況,特別是省委、省農業廳、省農辦主辦的改革開放三十年,專門報道珠洋村農民合作社的發展。主要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成立合作業
發展農村經濟,讓農民增收,村財增收,是每位下派干部最迫切的心愿。珠洋村地理位置偏僻,海拔高,遠離省城、縣城,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制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考慮,海拔高,氣溫低,可以發展反季節蔬菜、水果,這又成了珠洋村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優勢因素。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返回 農村農業工作總結 欄目列表】
二、讓首批參社人員先產生效益,帶動其他村民共同參與。
首先是村財和福建藍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預支購買菜種、有機化肥(藍豐公司贈送)、農藥等,待收成產生效率,再回收成本。讓他們先富起來帶動周邊群眾自動參與,特別是去年的經濟危機,使部份外地務工人員返鄉參加合作社。通過一年多的發展由當初只有十八人至今已達一百多人參與。種稙面積由當初不值五十畝發展至今累積達二仟畝。
三、合作社的成立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合作社不斷壯大發展。
五、存在問題。
一是資金不足,無法建保鮮倉庫,提高收益和購買電腦,上網公開發布農民合作社的種植、養殖情況信息。二是技術人員不足,有些病蟲害要帶到福州請專家“就診” 、三是三名聘用專職人員都未發補助(出納、倉管、技術和信息員)。
六、下一步。
一是繼續發展壯大合作社,擴大種植面積及品種和養殖。二是爭取資金建一個保鮮侖倉庫和有機化肥、農藥、種子等的儲存倉庫。三是聘請一名專職的高級農科人員。五是爭取資金修建灌溉主渠(河道清淤和加固)達到五十萬一遇。六是為滿足福州市民的要求,準確在福州開設一個超市專賣合作社的產品。
需要領導幫助解決的問題有;資金不足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返回 農村農業工作總結 欄目列表】
社區股份合作社工作總結
社區股份合作社
2012年長虹社區股份合作社在上級部門的領導下,在社區黨組織的帶領下,依靠廣大股份合作社社員,以壯大集體資金為目標做好如下工作:
社區集體經濟收入是社區居民共同關心的事情。我們社區在2008年進行了股份制改革,成立了股份合作社,定期在每年3月下旬召開社區股東代表會議,對上年度的財務進行公布,逐筆對本年度的財務決算進行公布。做到每月上報,按月結賬,按季在居務公開欄中公開賬目管理規范,并在五杭農村合作銀行開設基本賬戶。
1、全年完成可分配資金155.56萬元,其中下拔資金111.56萬元,社區收入44萬元。年初預算可分配資金為126.17萬元,完成全年預算的123.3%;
2、全年除基建工程外總支出為102.2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98.3%。
3、加強和規范制度,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想方設法增加集體收入,加大力度為居民辦實事、辦好事;
4、今年集體凈資產比去年增加1391000元,主要是建造了辦公用房和標準廠房;
5、2012年成功引進了**天創紡織有限公司、**長恒紗業有限公司和**愛裕紡織有限公司。
在2013年里,長虹股份合作社將繼續規范社區財務,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千方百計壯大集體經濟,加大力度為居民辦實事辦好事。
產銷合作社工作匯報總結材料
辦好合作社 架起致富橋 XX縣XX生豬產銷合作社 XX縣XX生豬產銷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是由68戶養殖戶,募集股金1.8萬元成立的。目前,已發展社員150戶,吸納股金5萬元,建成良種豬示范養殖場2處,帶動養殖戶達1200多戶,社員年直接增收200多萬元。 一、適應形勢,及時組建合作社 近幾年來,XX鎮生豬養殖業有了較大發展,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大主導產業。但隨著與國際市場的接軌、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的建立和同內大中城市食品準入制的實 施,生豬養殖越來越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出現了一些困難和問題:如部分生豬養殖戶盲目引種,飼養成本高,銷售門路少,效益較差;疾病防治知識淡薄,生豬死亡率高,損失較大;標準化生產程度低,難以有效組織實施綠色食品生產,達不到國家城市準入制度的質量標準要求。針對這些問題,在縣政府、縣畜牧局和XX鎮黨委、政府的倡導和支持下,XX鎮獸醫站、鎮經管站、XX種豬場和部分村委聯合發起成立了XX縣XX生豬養殖合作社。 二、建章立制,促進合作社規范運作 本著“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狠抓了合作社的規范運作。一是健全組織機構。設立了“三會、一專業服務隊”?!叭龝奔瓷鐔T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社員代表大會決定合作社的一切重大事項,理事會具體負責合作社的經營管理,監事會對理事會的工作進行監督?!耙粋€專業服務隊”,就是獸醫站從業務骨干中抽調4人作為合作社專業服務人員,為社員提供飼養管理技術。同時,3萬元籌建了合作社辦公室、飼料倉庫等基礎設施,并聘請了秘書長、和出納人員,配備了辦公設施,為合作社的發展奠定了較好基礎。二是明確職責目標。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平等、互助、互利,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確定了四項職責:即對社員進行技術指導和服務,引進新技術、新品種;舉辦科技班,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采購和供應社員所需要飼料、藥品等生產資料;為社員開展疫病防治等服務。三是制定分配方式。合作社對募集的股金,主要用于維持合作社日常運轉,為入社社員提供服務所需資金及生產經營;年底根據生產經營情況,將盈利的25%作為合作社公積金存入公共帳戶;35%作為機動儲備金,用于支付虧損社員的股金利息;其余40%按社員與合作社發生的業務交易量進行返還分配。 三、強化服務,切實提高運行水平 合作社堅持把搞好服務作為增強凝聚力、向心力的關鍵,狠抓了“五服務”。一是搞好診療服務。合作社專業服務隊每7天到社員家中提供一次主動技術服務,其他時間隨叫隨到。一年來,共為社員養殖戶提供服務600多次,解決社員養殖戶技術難題800多項,治療病豬2000多頭次,治愈率達到95%以上。二是搞好良種服務。合作社以XX原種豬場作為母豬繁育基地,通過向社員提供“二元雜交”父母代母豬群,較好地提高了養殖收益。同時,聯合青島正大公司建立良種豬精液配送站,實行人工授精改良,進一步改良生豬品種。目前,已向社員提供二元雜交母豬2000多頭,種公豬80多頭,全鎮的生豬品種有了明顯的改善。三是搞好技術培訓服務。聘請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徐州正大飼料公司、四川維爾康獸藥公司、青島正大飼料公司等高校和知名企業的專家授課,免費為社員舉辦培訓班4次,參訓人員800多人次,發放編寫了《養豬技術手冊》1000多份,進一步提高了養殖戶的飼養技術水平。四是搞好防疫檢疫服務。合作社專業服務隊定期到社員飼養場開展防疫,注射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以及口蹄疫等疫苗,確保了無疫病發生。在社員出售生豬時,合作社及時安排檢疫員進行現場檢疫,千方百計為他們提供方便。五是搞好物資供應服務。合作社與社員養殖戶簽訂了養豬《物資供應合同》,并明確承諾所供應物資價格一律比市場價格低1.5%,盈利部分向社員戶返還40%。今年已先后向社員供應飼料和添加劑等100多噸,為社員節省開支2萬多元,得到了生豬養殖戶的一致好評。 四、面臨的困難和建議 當前,合作社在運行中也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發展不夠快,對市場的適應能力還不夠強,缺乏強有力的組織引導;二是缺乏資金支持,致使生豬飼養標準化程度不高,離綠色食品的要求還有不少差距,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不夠高;三是合作社成立時間較短,工作經驗不足,經營收入較少,服務設施化程度較低,制約了合作社的進一步發展。 為更好地促進合作社運營和發展,建議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一是盡快出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方面的法律法規,使合作社運營“有法可依、有據可循”,逐步走法制化管理的軌道。二是制定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建議采取“以獎代補”、提供貸款等方式,對合作社運營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幫助解決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同時,對合作社品牌注冊、稅收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盡快把品牌做大做強。三是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對運營態勢良好,帶領社員致富效果明顯的合作社負責人,應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給予適當的精神和物質獎勵,進一步調動其辦社積極性,更好地為“三農”工作服務。 五、下步打算 一是在發展新社員上狠下功夫。爭取各村養殖戶以團體社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不斷增強合作社的帶動能力。二是在服務建設上狠下功夫。按照合作社章程要求,切實做好社員戶的“七統一”服務,重點是提高社員的飼養技術水平,增加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三是在培育品牌上狠下功夫。通過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技術,嚴格控制藥殘和病殘, 研究開發綠色無公害生豬產品,全力開拓大中城市市場,打響“XX”生豬品牌。 2005年10月
產銷合作社總結材料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